标题: 问答解读|《淄博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70300MB286462XU/2025-5518346 文号: 无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5-19 发布机构: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问答解读|《淄博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5-19
  • 字号:
  • |
  • 打印
联系人:张瀚文
联系电话:2776372

一、当前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如何?

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96处。按照灾害类型划分,崩塌51处、滑坡17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26处;按照规模等级划分,中型6处、小型90处;按照区域划分,淄川区33处,博山区18处,周村区6处,临淄区3处,沂源县33处,高新区2处,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我市有缓变性地质灾害1处,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桓台县西北区域。2024年我市发生地质灾害险情1起(3月12日博山区山头街道樵岭前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崩塌落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连续16年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地质灾害灾情,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总体平稳。

二、方案实施会起到什么作用?

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明确了我市地质灾害隐患底数,进一步细化了不同行业领域防治工作分工,为我市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处置、培训演练以及科普宣传等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方案中提到的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基地具体指什么?

是指坐落于淄博市博山区如月湖畔的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基地,于2024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集科普展览、互动体验、科研监测于一体,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策划建设,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是山东省首个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主题的科普基地。基地设有地学厅、地灾厅和防治厅三大主题展厅,展区面积300平方米。展厅内通过图文展板、影片动画、案例视频、模拟模型、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公众沉浸式学习掌握地质灾害的成因、地灾类型、监测预警和应急避险等知识技能,有效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针对不同监管领域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如何做好防治?

方案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国铁济南局淄博工务段等部门联合制定,在充分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各行业监管领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隐患排查消除盲区、防治责任压紧压实,为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隐患如何管理?

对确需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责任主体实施综合治理或排危除险;对暂不能开展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群测群防、监测巡查等措施,必要时组织人员撤离,防止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经调查评估确认,隐患得到消除的隐患点,及时履行销号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