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病虫快讯第13期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6462XU/2024-545400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6-19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淄博病虫快讯
第13期
淄博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 2024年6月18日
小线角木蠹蛾发生趋势预报
小线角木蠹蛾属于鳞翅目,木蠹蛾科。主要寄主树种为白蜡、构树、丁香、白榆、国槐、银杏、柳树等。该虫雌蛾体长18-28mm、翅展36-55mm;雄蛾体长14-25mm,翅展31-46mm;雌雄蛾触角均为线状;成虫羽化后蛹壳一半露在羽化孔外,一半留在羽化孔内。老龄幼虫体长30-38mm,扁圆筒形;头部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中间具白斑;中、后胸背板半骨化,斑纹均为浅褐色;体区背面浅红色,体节后半部色淡;腹面黄白色。卵产于树皮缝隙中,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先取食卵壳,后蛀入皮层和韧皮部为害。3龄后幼虫分散钻蛀木质部,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为害状有明显不同(天牛1蛀道1虫),小线角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球形虫粪。轻者造成枝干风折,重者使树木逐渐死亡,严重影响城市绿化效果。该虫两年1代,幼虫两次越冬,跨越三个年度。成虫始见期为6月上旬左右,末期为8月下旬。
根据近期监测,今年我市小线角木蠹蛾成虫始见期为5月31日。6月13日(文昌湖区)调查显示,树体中遗留虫口蛹/幼虫比例约为:86/14;预测6月8日-6月30日为成虫羽化高峰期。经调查,张店区、周村区、经开区、文昌湖区等部分公园、行道树栽植的白蜡树虫口密度较大,危害状明显,极易造成树木风折、倒伏,如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树木死亡,严重影响绿化效果,并产生安全隐患。
雌成虫、卵
老熟幼虫 、蛹
雄成虫、雌成虫、蛹
主枝风折状
分枝点为害状、蛹壳、羽化孔
主干基部为害状
防治建议:
各有关单位要及时监测虫情动态,组织人员对各重点景区、城市公园、小区及道路绿化带、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开展虫情排查,及时组织防治,并跟进督导检查,确保防治效果。
一、加强检疫
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调运带有小线角木蠹蛾的苗木、原木及其制品。发现虫源木,应及时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处置。
二、营林措施
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伐除清理被害严重的树木及枝干,清除虫源。科学施肥,适时浇灌,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
三、物理防治
在6-8月成虫期,实施灯光和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四、药剂防治
(一)树干注射。3-9月,可用30%噻虫嗪悬浮剂或8%高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或10%吡虫啉乳油等,进行干基打孔注药防治,注药后以泥浆封孔,杀死其幼虫。
(二)灌根防治。3-5月,可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或30%噻虫嗪悬浮剂等药剂结合高渗透助剂,根据树木胸径配比灌根,每年至少连续防治2次,每次间隔3-4周。
(三)树干喷药。3-9月,可用树皮穿透剂+2.6%高氯氟甲维盐+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或“钻无优”专用助剂+30%噻虫嗪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主干及主枝处喷施药剂并覆膜(尤其是主干一、二级分枝处)防治幼虫。每年至少连续防治2次,每次间隔2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