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03231
建议人: 林治国
主办单位: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答复时间: 2024-08-2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林治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组织开展的工作

一是组织做好城市设计编制工作。2021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组织编制淄博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淄博市中央活力区(CAZ)城市设计和淄博新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案。在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中,充分挖掘我市本土历史传统文化,追溯历史本源,以现代风格为主调、传统风韵为内核,强调现代与传统的结合,营造方正大气、均衡厚重、平和内敛、现代时尚的城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自信,将主城区划分五大风貌区等,分区分类提出具体的引导管控内容,确保城市设计导则落到实处。二是督促和指导各区县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每季度一调度的方式,督促各区县(功能区)合理制定每年度城市设计编制任务,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指导各区县(功能区)开展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其中,淄川区、临淄区和高青县总体城市设计成果收录于2023年山东省城市设计典型案例。三是加强城市风貌和建筑方案规划管理工作。将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形式等管控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在出具规划条件时,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建筑风貌管控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关设计导则,引导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高建筑方案设计水平。四是合理确定高水平设计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择优评选出高水平设计单位。在编制城市设计方案及城市重大项目建设工程方案时,适时选择不同专业的省内外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并将方案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公开征询公众意见,根据专家及公众意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我市发展需要。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通过多种方式督导各区县(功能区)落实详细规划编制计划,在编制详细规划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详细规划管理体系,通过细化导则等措施进行管控,研究提出我市城市设计通则,加强对重点控制区的设计及管控,并将进一步指导建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确保城市设计方案有效落地。二是按照市委工作要求,督促各区县(功能区)按照各自2024年度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推进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编制。三是加强城市重要公共建筑、城市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以及其他地段重要建设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的管理,落实工程方案专家评审论证制度,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质。

感谢您对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指正。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6月28日

 

(联系单位: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人:张铭月,联系电话:3159216)

(此件主动公开)

背景及问题分析 今年“淄博烧烤”火爆出圈,给淄博带来了大量的外地游客,人们在品尝淄博美味的同时,也对淄博的城市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赞誉。便捷的交通、丰富多彩的城市绿化、精细的管理都给游客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提升了淄博的形象。但随着冬季的到来,繁华落尽、树木凋零,原来被树木遮挡的建筑便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建筑的美与丑便成为城市形象的主要担当。而我市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城市特色不明显,错落有致的街道、组合优美的建筑群、特色鲜明的单体建筑为数不多。 建议 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还应进一步加强我市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规划设计层面。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高度重视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内容应既要符合淄博市情又要有高度,避免走过场。在详细规划阶段(包括控规和详规),要把城市设计作为重要内容,充分考虑街道和建筑组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建筑的组合错落有致、轮廓优美。 建筑设计层面。 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符。即使有了合理的城市规划,如果没有众多优美的单体建筑来落实,规划还是会落空的。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单体建筑的设计,塑造好每一个音符,才能奏响城市华丽的乐章。在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既要重视其造型设计,也要考虑色彩的丰富多彩与环境的协调,避免为片面追求协调而造成色彩单调、乏味。 规划设计管理层面。 编制科学的规划、建设美丽的城市,在愿景上大家肯定是一致的。但如何实现就需要有科学的机制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大方案设计阶段的投入。一个好的作品没有高水平的设计者是难以创作出来的。因此重要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要根据其重要程度面向不同的范围进行招标,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反复优化。二是要重视专家评审。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公开招标的规划和建筑方案要根据其复杂和重要程度邀请不同层次的专家进行评审,确保优中选优,多听专家意见,敢于创新,避免中庸保守,为求保险抹杀了建筑方案的特色。三是要建立合理的审批机制。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此话用在规划设计方面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好的作品很难一蹴而就,是需要合理的工作周期,并且需要多次论证反复修改,经过精雕细琢才能完成。然而现在各地政府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各部门的审批时限都有严格要求,有关部门为了不超时限,只能降低要求,只要规划设计方案不违反硬性规定的便可通过。虽然从表面上看,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好的作品则很难生产出来。这对城市的整体和建设单位本身其实是更大的损失,是违背了我们建设“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初心。因此有必要对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审批机制作进一步的优化。细化程序、分类审批,力争做到管理者敢作为、用户满意、政府放心、城市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