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 |||
|
|||
连日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江西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江西省地矿局优秀共产党员、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上世纪60年代,杨衍忠同志曾在江西省地矿局902大队工作。902大队原副大队长、高级工程师王权说:“年轻时的杨衍忠非常好学,爱钻研,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低矮潮湿、光线昏暗的干打垒房间里看书,或沉思,或做笔记。虽然当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我们都不同程度患上了水肿病,但杨衍忠吃苦耐劳,钻机搬家、卸车,每次都积极参加。” 在阅读了《中国国土资源报》6月14日头版头条刊登的报道《生命无悔的书写——追记江西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后,902大队副总工、高级物探工程师蔡立信深有感触地说:“1997年,我在会昌从事1∶1万高精度重力测量时,认识了杨衍忠同志。那时,杨老在江西地矿局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对技术工作的要求非常高,他不断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和年轻一代地质工作者好好学习。”蔡立信介绍说,1994年正是地勘单位不景气的时候,杨老提前退休,一定留下了很多遗憾。整理野外工作资料是物探工作的二次开发,所以在此后的20年里,他把自己关起来整理资料,说明老人退休前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他的一个心结。在这20年里,杨老整理出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信息卡片》,不仅了却了他的心愿,也足以证明杨老对地质工作的无比热爱和执著追求。 6月17日晚,江西卫视一套节目播出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片后,记者对902大队几名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物勘院生产部副部长谢才平说:“我们青年党员要学习杨衍忠同志对党忠诚,对地质工作执著、无私奉献的精神。”物勘院技术员余越星说:“杨衍忠同志贡献出来的地质资料,其价值无法估量,这令我非常感动。让我感动的还有他的坚守。我也在反思,当我们年老的时候,能否像杨老一样一直坚守?”物勘院技术员刘旭说:“杨衍忠同志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让他一直坚持地质工作的根本保证。”地勘院副院长廖光春说:“杨老在开展物探工作中,较好地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地勘院技术员吴强说:“在野外,物探工作走的是直线,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条件相当艰苦。从杨老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测绘院副院长倪晓春说:“杨衍忠同志是我们年轻一代地质人的标杆,我们要向他看齐。”测绘院技术员方针说:“杨老的事迹给我两点启示。一是人生要有目标,要坚信自己的选择,一直走下去,不徘徊;二是把自己在野外工作积累起来的地质资料贡献出来,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幸福。”地防院技术员刘学亮说:“杨老的事迹让我想到了荀子的《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梦、地矿梦。”人教科副科长孙国勇说:“杨老爱岗敬业,是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学习的楷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