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规划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70300MB286462XU/2017-5013453 文号: 无文号
发文日期: 2017-03-07 发布机构: 淄博市规划局

淄博市规划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07
  • 字号:
  • |
  • 打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编制本报告,现予发布。

   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始,至2016年12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从淄博市规划局门户网站(www.zbgh.gov.cn)下载。如对报告内容有疑问,请与淄博市规划局办公室联系(地址:淄博市张店区人民西路36号;邮编:255000;电话:0533-3170332)。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6年,通过淄博市规划局门户网站和淄博规划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563条,其中,制发、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1件,通过淄博市规划局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62条,通过淄博规划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公开政府信息3500条。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6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39件,其中当面申请28件,网络申请1件,信函申请10件。39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均按时办结,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的25件,同意公开答复的11件,申请信息不存在的1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的2件。

  无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的情况

  无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取和减免费用。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6年,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况,无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无因政府信息公开被举报投诉的情况。

  五、其他重要信息公开的情况

  制定了《淄博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淄博市规划局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对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规划决策事项,在决策前能够向社会公开决策草案、决策依据,及时反馈征求意见的收集情况。建立了行政许可事项目录、行政权力、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动态管理。推动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和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和结果公开,发挥政务大厅作用,公开政务大厅办事指南、目录以及依据、条件、需要资料、费用、程序、时限、结果等,推进政务公开。建立了政策文件和解读方案报批制度,在淄博市规划局门户网站设立了政策解读栏目,2016年解读政策4篇。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按时公开本部门2016年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和2015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并制定公开时间表,提前研究制订各类行政经费的解释说明,积极探索行政经费公开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情况

  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须进一步加强。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2017年,我局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和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工作思路,按照实现十个新突破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城乡规划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局属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检查,促进城乡规划政务信息公开常态化、规范化。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重点建立政务公开检查通报制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维护、政务公开信息的更新、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办理、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加强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改进规划政务公开专栏的设置,充实专栏内容,完善网站功能,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更新时效。

三是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和工作水平。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附件:《淄博市规划局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统计表》

 

 

 

 

 

 

 

 

 

 

 

 

淄博市规划局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3563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62

     2.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3500

     3.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0

     4.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4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5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39

     1.当面申请数

28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1

     4.信函申请数

10

          5.其他形式

0

  (二)申请办结数

39

     1.按时办结数

39

     2.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39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5

     2.同意公开答复数

11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0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0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1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2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4

  (一)纸质文件数

0

  (二)电子文件数

4

八、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九、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开通政府网站数

1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0

  (三)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四)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0

     2.兼职人员数

2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
                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0

十、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1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7

(注:各子栏目数总数要等于总栏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