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文旅思维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提案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156
建议人: 李咏芹
主办单位: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答复时间: 2023-08-24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咏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文旅思维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旅思维是一种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思维方式,将文旅思维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有助于重铸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市传统旅游向新型旅游、全域旅游的转型发展。“文旅+”多领域融合,对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对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部门将在以下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层面与文旅思维融合

在组织编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以总体规划为引领,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从总体规划层面为打造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空间,建设彰显齐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做好规划引领。一是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以文旅思维确定城市性质,初步确定我市的城市性质为“济南都市圈次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历史文化名城,组群式生态大都市”,其中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和组群式生态大都市的定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品牌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二是在规划方案中重点强化“历史文化保护”、“魅力空间格局”等篇章,提出打造各区县魅力景观区、组织旅游风景道及旅游公路系统、营造齐风陶韵、山水相望、城绿交融的风貌意向等内容,对我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并提出融合发展的设想。三是切实做好旅游业用地规划保障,通过多次征询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将重点文旅项目用地纳入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提供规划保障。

二、在详细规划层面,进一步与文旅思维相衔接

2023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根据上级关于详细规划的指导意见和规范标准,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进展,启动开展片区和街区两个层面的详细规划编制。在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游客和管理者的空间分布、旅游区环境保护、协调开发建设等方面深化文旅思维,并及时掌握旅游发展政策信息,促进我市旅游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详细规划在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将通过多种方式征询市区(县、管委)两级文化旅游部门的意见,并经市文化旅游局审查同意后方可报批。

三、在编制城市设计时,积极融入文旅思维

近年,我市编制了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等项目。在编制内容上积极融入我市齐文化、陶琉文化、百年工业历史等淄博特色文化内容,将文旅思维与城市设计进行深度融合。城市重点地区和标志性地段(如大型商务区、滨水区段、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等)在规划修编前应当先编制城市设计。充分发挥专项城市设计对文旅融合的指导和落实作用。

四、在重大项目方案中设计,落实文旅思维

加强对城市重大项目的方案把关,特别是对城市场馆类、旅游类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全国优秀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并召开专家论证,比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要求设计方案需体现淄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并因地制宜塑造标志性建筑,打造成新的城市网红打卡点。同时要求规划和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与城市的对话,具有开放性,尽可能多为市民、为游客提供出开放空间、活动空间,从而带动城市活力。

五、加强道路及停车设施建设,保障文旅需求

2022年我市策划实施主城区及全市统筹城建重点项目共计130个,快速路桥上桥下同时通车总里程28公里,火车站南站房和交通枢纽建成并投入使用,华光路慢行一体化改造等11条道路全面完成,不断增强道路通行能力。为满足我市近期文旅需求,涝淄河八大局停车场历时10天建设完成,4月27日向社会开放,新增400多个免费停车位;东二路(潘南路至共青团路段)车行道提升改造历时12小时建设完成,次日顺利通车。

六、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聚焦“文化塑造”

在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建设中,本着“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的原则,坚持改造提升与继承保留并举,融入地域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原汁原味保留西五路小西湖节点,恢复假山叠水、增加景亭、配植植物等,保留传统园林风貌,留住市民小西湖乡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根植于淄博本土文化特色,将提取自硅元瓷器的鱼子蓝色和博山琉璃的鸡油黄色用于西五路景墙、雕塑及绿道建设中,构建独具特色的景观色彩体系,充分展现“陶琉之乡”的魅力。在猪龙河下游综合整治项目中,尊重原有风貌、历史文化特征,修补原有石拱桥及玉龙形象景观小品,重塑具有老城记忆的滨水开放空间。

七、聚焦“活力品质”,提升城市景观及配套设施

项目策划尊重场所精神,坚持高标准设计、多元化服务,塑造多元的休憩娱乐场所,为市民提供多元生活空间。在西五路绿化提升改造中,邀请我市著名雕塑设计师薛继美专项设计华光路路口艺术雕塑,以中国梦为题塑造地标景观,增加城市街景辨识度;新建3处集公厕、环卫、经营、休憩于一体的休闲驿站,结合文旅场景营造,新建1处活力街区,打造网红打卡点;新建乒乓球场、攀岩墙、滑板场、儿童趣味赛车等7处全新的专项运动场地;新、改建活力秀场、元气书吧、跳跳云乐园等功能丰富、形式多样的游乐场地30余处;新、改建科普展示牌及互动设施13种,打造全时、全龄、全域城市活力空间,成为全省高品质公园城市的样板工程。

今年完成的中润大道绿化提升收尾工程,以齐文化为依托,以构建精品带状公园为目标,以“生态自然、简洁大气、品质内涵、时尚活力”为设计理念,使市政道路景观从“大绿”迈入“大美”,实现从“观赏性”向“功能性”的提升,打造城在景中、城景相融的“花园景观大道”。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建设健身绿道、休闲活动广场,增设游乐健身设施、城市家具、景观照明等;在景观特色方面,以琉璃墙、琉璃砖等景观小品再现淄博文化特质;在植物配置方面,游园内以专类植物为特色,打造“二十四园”,行道树首次引入紫荆新品种“四季春一号”,打造以开花乔木为主的道路景观,为城市主干道增色添彩,建设具有现代气息和淄博地域特色的城市花园大道。

将文旅思维融入正在策划的南京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设计方案中,积极打造有IP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在南京路与共青团路口交叉口处,结合山东理工大学青年人群优势,设计打造一处文创经济潮街,为微型户外音乐节、网红烧烤、地摊经济等提供共享城市公共空间,并结合淄博丝绸文化,拟打造一处丝绸文化体验中心。通过多业态、多元素、多爆点的融合,塑造文化体验网红打卡点,助力淄博文创经济。

八、深挖地域文化特色,推进齐文化“两创”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开创新局面。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两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学术研究、产业发展和宣传弘扬三个指挥部,制定“一套体系、八大工程、32个项目”工作要点,构建起齐文化“大研究”机制、“大产业”格局和“大宣传”体系,推动文化“两创”实现创新、发展、突破。二是加强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建设,依托齐长城沿线传统古村落和景区景点,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齐长城保护利用淄博特色样板段;依托天鹅湖罗曼园等黄河沿线重大文旅项目,叫响“黄河+湿地+温泉+慢城”的黄河文旅品牌。三是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淄博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格局,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淄博故事。

九、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文旅体验度

一是建成齐阅·少儿城市书房、柳泉湿地城市书房等41家城市书房,打造文化驿站35处、书香阅读吧120家,改造提升村(社区)“5+N”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示范点529处,新建旅游厕所200处,不断完善我市城乡公共文旅设施网络体系。二是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文化潜力,鼓励盘活老厂房、工业遗址等存量资产,通过招引社会资本对工业旧址进行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建设颜神古镇、东方智谷·青创园、金鼎·新华1948文创园等城市文化创意园,为群众提供休闲、健身、娱乐、消费等创意文化服务。三是着力推进马踏湖旅游度假区、沂源汇泉桃花岛景区、博山老颜神美食古街、鲁商示范园、常家镇乡村振兴旅游片区等景区改造提升项目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景区景点质量内容进行提档升级。

十、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

一是抓牢抓实华侨城文旅、牛郎织女景区等20个纳入公园城市文体提升行动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市博物馆、市美术馆新馆建设。二是实施“文化旅游+”, 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研学、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满足群众“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愿望。依托齐长城、黄河、马踏湖、文昌湖等,培育产品多元、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精品乡村旅游;加强工业遗址开发利用,培育国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设计体现淄博特质的主题研学精品课程,加深游客对区域自然、文化、风土人情的体验,打造淄博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基地,推动研学游品牌化、品质化发展;依托淄博山水资源及文化特色,重点发展足球休闲运动、房车露营、山地户外运动等体育旅游业态。三是举办齐文化节、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等重要节会,开展“文悦淄博”“齐艺共舞”“文采四季”等22项群众文化活动,创排高品质群众性小戏小剧46场,送戏下乡、文艺五助等群众文化演出733场。开展“品游淄博 云享文旅”209场次,线上线下近495万余人次参与。四是打造海岱楼钟书阁、唐库文创园、天空之橙等网红打卡地,将齐文化、陶琉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淄博火车站、城市公园、文化综合体、主题酒店等城市场景中,不断丰富淄博文化IP彰显形式,为淄博注入时尚元素和新的活力。

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将继续秉持规划引领,融合文旅思维,加强系统谋划,聚焦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提质增容提升行动,在以人为本、满足功能上做文章,增加景观层次性、色彩多样性和街道识别性,挖掘地域文化,塑造高品质文旅赋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以后继续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8月24日

 

(联系单位: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人:陈佳敏,联系电话:3152212)

(此件主动公开)

背景及问题分析 一、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新的需求,随着新型文旅业态的出现,文化旅游将成为疫情后人们享受生活、追求情绪释放的生活常态。淄博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也建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但是,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以外,个人认为,未来文旅行业的竞争力,将不仅仅表现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更多的是,游客到一个城市以后,感受到的城市的氛围感、艺术感、视觉冲击、温度感、趣味性、温暖度、科技感等等各个方面,因此,文旅城市的打造,不仅仅是文旅局或者相关公司的份内事,更是在城市建设整个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贯穿的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各个环节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树立全城全域旅游化的概念,把整个城市整体作为旅游吸引物,把所有能为旅游所用的资源和要素整合进来,最终将整个城市打造为旅游目的地。 二、我市文旅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文旅思维,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不明晰,旅游城市的氛围感不足,造成外地游客基本是奔着景点而来,看后即走,对城市本身缺少了解和游览的兴趣。 2、城市中缺少具备文旅性质的震撼性、趣味性、科技感、地标性建筑及景观、节点、街区等,对年轻人、外地人的吸引力不足。 建议 三、建议 1、将文旅思维贯穿城市规划全过程。树立“城市就是景区、建筑就是景点”的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定位、功能布局、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研究、交通系统、建筑审批、新城区建设、旧城更新等各方面职能,围绕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魅力值,树立城市品牌竞争意识,力争打造整体文化旅游城市 。各项规划审批不仅仅追求满足本地人生活需求,还要更好地服务于外来游客,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来淄博能够看到、感受到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特别是对城市的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要通过创意策划打造成为旅游景观。以重庆为例,洪崖洞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在白天的独特性及夜间灯光的震撼性及其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一个黄金周就为重庆带来几十万的游客,重庆的轻轨穿楼、索道、超长电梯都能成为网红景点,这里面有其山城的特殊地貌吸引力,但是更得益于包容开放的规划管理理念。迪拜将整个城市作为震撼性建筑的超级秀场,创造了一栋建筑就是一个产业的奇迹,把一个以资源为主的城市通过几年的时间转型为世界休闲之都,这都是用旅游思维和创意思维做城市规划建设的典型例子。淄博有必要在重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建筑等节点上,用旅游思维来做城市建设,通过各种手段制造爆点、打造景点、吸引游客,做创意建筑、创意景观、创意城市,将城市资源与市场需求对接,在城市规划中研究城市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达到使用功能、旅游景点、城市名片三合一,增强城市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创意深度。 2、将文旅思维贯穿城市建设各环节。每一个广场、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公园、每一座桥梁、每一处街头绿地、每一盏路灯,都是一次建设景点的机会,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使用功能,要考虑会有游客专程来看吗?会有人来拍照留念吗?拍照点在哪里?夜间什么样?游客都有哪些需求?每一次的投资,都要紧紧抓住“打造亮点、创造卖点、制造引爆点”这个核心理念,把一个个城建工程做成文旅工程,通过几年的积累,这个城市当中就会增加很多网红打卡点,增加很多趣味性、增加很多人气,有人气,城市才有影响力,才有竞争力,才有活力。杭州市建立了把城市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项目库,把100多个城市项目(含美术学院、国医馆、社区、农贸市场、邮局、幼儿园等等)设计为旅游项目;成都市整个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园、水系等公共空间,紧紧围绕休闲来做文章,真正成为了“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发展,靠的是人气,而文化旅游无疑是拉动人气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向世人展示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遗存,而是要以强烈的旅游意识来总揽城市总体规划和各方面建设,把旅游开发建设融合、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营造旅游的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立体式地塑造旅游城市的总体形象,要力争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努力,把淄博整体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人、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