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农业农村“数字赋能”的提案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1301288
建议人: 王明新
主办单位: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答复时间: 2022-08-03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王明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农业农村“数字赋能”的提案收悉结合部门职责,现对建议中“加强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出台专门的数字农业农村用地政策,为数字农业农村项目落地创造便捷条件”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为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等乡村振兴类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淄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若干措施的通知》(淄自然规划发〔2021〕28号),制定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负面清单》严格予以落实。

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对符合拿地条件、资金到位、急需开工的数字农业农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提前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确有新增用地需求的实施“应保尽保”。截至目前,2022年度已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5亩,保障了临淄区齐都镇娄子村年产100万件医药外包装制品项目、临淄区凤凰镇西河村村民委员会10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等2个项目用地需求,对区县提出的申请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乡村振兴类项目全部予以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涵盖数字农业农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项目库,重点加强对入库项目的产业政策、投资计划、资金落实、环境影响、规划符合性、用地标准等内容审查,确保新建项目质量。

二是进一步督促指导区县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对接,梳理数字农业农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我们将全力做好要素支撑工作。

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202283

背景及问题分析 数字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提出数字农业农村理念,并在20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随着我国耕地保障红线的日益严峻,水资源的持续紧张,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也将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连续出台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0-2025)》等政策文件,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做了详细的阐述和部署。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1年淄博市被批准为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方面国家改革试点市,2020年7月,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经过近一年多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反映出一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 一、统筹协调需进一步加强。数字农业农村虽然以农业农村领域为主,但牵扯面很广,协调推进难度大。就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来看还牵扯发改、科技、商务、大数据等二十多个部门,《方案》中虽对各单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推进中有很大一部分单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推诿应付现象,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农业农村部门“单干”的局面。 二、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字农业农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新鲜事物”,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具体实施者来说都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从推行过程的反映来看,依然存在认知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对管理者而言,对数字农业农村缺乏系统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对农业经营者而言,因为缺乏系统培训和引导,对数字农业概念认识模糊不清,对数字农业的优势认识不足,影响了其在行动上的执行力。如就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行而言,许多经营主体主观上认为只要安装了简单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就算数字化,而对传感系统的配备、终端数据分析系统的连接应用认识不足,影响数字化在生产领域作用的充分发挥等等。 三、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数字农业农村代表发展方向,科技化程度高,建设成本也高,需要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而目前普遍存在缺乏可行性的财政奖补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影响了农业主体启动相关工作的主动性。如淄博市《方案》中关于数字化建设奖补政策在申请使用流程上不清晰,如对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奖补政策只有“对集中连片发展水肥一体化的数字农业园区,按实际完成投资额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的简单阐述,而没有具体的建设和验收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的及时落地和相关主体的投资信心。 建议 建议: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各级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办牵头,相关部门专人参与,集中办公的专班,细化工作分工和任务,明确考核激励措施,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 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培训。“术业有专攻”,要建立一支精干的数字农业农村管理和技术团队。要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相关知识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学习的必修课,增强他们的认知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引进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合作、项目研发等形式推进数字化,引导各类人才来投身数字农业农村领域就业创业。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在充分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入数字农业农村领域;加强用地指标的倾斜力度,出台专门的数字农业农村用地政策,为数字农业农村项目落地创造便捷条件。 四是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农村发展智慧大脑,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改造提升,推进数字技术集成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 五是突出工程项目带动。重点实施农业农村智慧大脑建设工程、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工程、农村电商建设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升工程、智慧冷链物流建设工程、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升级工程等六项工程,着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